推活經濟效益,年輕族群月花5,536元


潮玩品牌「泡泡瑪特 POPMART」近年在台爆紅,不只明星追捧,也吸引娃友排隊瘋搶,從潮玩到球賽周邊商品,這股風潮背後,是迅速崛起的「推活」文化,「推活」源自日本,正在台、日、韓、泰等亞洲各國盛行;「推」是指喜歡的對象(偶像、藝人、IP角色等),「推活」則是「支持喜歡的對象」。東方線上表示,推活不僅是一時潮流,而是一場持續發展的情感經濟革命,未來的消費市場將更加強調個性化、情感連結與社群互動。


推活帶動的消費市場不容小覷。調查發現,台灣消費者每月平均在推活上花費 4,456元,20歲族群更高達5,536元。其中,15%的20代推活族群每月花費超過 7,000元,這樣的高推活消費族群在30代中也有7%。

在時間投入方面,消費者平均每週花 5.5小時進行推活,而 20歲族群則高達 12.3小時,遠高於其他年齡層。這些數據顯示,年輕族群不僅消費能力強,對於推活的進行也十分投入。



推活行為多元 更成為具擴散性的家庭活動

在推活的參與方式上,最多消費者選擇「觀看推的對象影片」(50%)與「上網蒐集資訊」(49%),其次是「購買周邊商品」(44%)。不同世代的參與方式也有所不同,20代偏好參加演唱會、粉絲見面會及快閃店活動,而60代則較傾向上網蒐集資訊與參加展覽。消費者因推活而有的消費,以購買周邊以及有望見到推的對象的實體活動(演唱會/粉絲見面會)為主。

   此外,推活不再僅限於個人行為,更逐漸轉變為群體活動。49%的消費者與朋友一起推活,20代與朋友共推比例高達62%,這反映了Z世代透過推活強化同儕認同的心理需求。40代則較常跟「孩子」(22%)一起推活;50代偏好與家人一起,在「配偶」(32%) 與「孩子」(32%)的比例都偏高。60代一起從事推活的對象相對多元,但與「孩子」(53%)的比例最高。顯示推活成為家庭中世代間的共同話題,進而成為具擴散性的家庭活動。


推活帶來情感價值,品牌行銷新契機

推活不僅帶動消費,也滿足了人們的情感需求。52%的消費者認為推活帶來快樂,48%期望獲得正面能量,46%則認為能帶來滿足感。20代消費者特別重視推活的情感價值,其中58%希望透過推活獲得快樂,52%則尋求心靈療癒。

    品牌商機也隨之浮現,80%的消費者表示聯名商品能提高購買意願,其中20代消費者的比例高達88%。透過聯名合作與主題化商品,企業能有效吸引這些熱衷於情感投射的族群。

   東方線上表示,從個人興趣到群體參與,推活已成為影響消費市場的重要文化現象。年輕族群透過推活尋求群體認同,40-60代則偏好知識型活動,品牌可針對不同世代的消費習慣制定分層行銷策略。此外,推活已不僅是個人嗜好,在家庭間更具擴散性,成為親子互動的重要橋樑。企業若能推出親子友善的推活體驗與跨世代聯名商品,將有望提升消費者黏著度,甚至開拓新的市場商機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