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剛推出的 Nothing Phone (3a) 價格維持在萬元價位帶,但這次規格改變都打在點上,直接先送出幾個手指愛心,(3a) 除了在機身上新增一顆實體「 Essential Key 」,能一鍵快速截圖、用打字或錄音方式,透過 AI 還會幫你自動分類、整理待辦,同時還首次加入 5000萬畫素長焦鏡頭,在同價位機款中頗有競爭力, 那到底值不值得入手? 適合我用嗎? 來看 Nothing Phone (3a) 開箱心得吧~

經典 Nothing元素/ Glyph 燈效
延續一貫極簡與永續環保理念,Nothing Phone (3a) 從中框到按鍵皆採用高比例回收鋁合金及再生塑料打造,搭載 IP64 等級防塵防水等級,機身尺寸為 163.52 x 77.5 x 8.35,重量約 201g 在帳面上比上代重了點,但別忘了它有顆長焦鏡頭,機背線條也重新設計,搭配磨砂質感中框,握感還是相當不錯的。


機背採用透明鋼化玻璃保護,鏡頭模組外圍搭載三個條白色 Glyph LED 燈條,除了可用於相機、計時、Uber 距離、日曆、音量大小等燈光提示,拍照用來補光也是挺好用。

正面邊框也不顯厚重,螢幕佔比達到 91.4% ,喜歡大平面螢幕的一定會喜歡,同時也支援指紋辨識。

雖然 Glyph 燈效已經延續好幾代,還是分享一下怎麼設定燈光效果。
點進設定→ Glyph 就可制定個人想要的 Glyph 燈效,像是來電、指定聯絡人來電燈效、通知、音樂、遊戲等等。
第三方 App 僅支援 Uber 與外送進度,這兩項功能在日常是較不會用到,還有燈條亮度強度、鈴聲、訊息通知等都可設定,另外還提供 10 種燈條亮燈方式,可針對不同聯絡人使用不同的燈光和音效。



暗暗的地方燈條看得比較清楚,整個線條看起來像不像戴墨鏡的小人,哈哈。

Essential Key / Space
機身最大特色就是在左側電源鍵下方,新增一顆「 Essential Key」按鍵,也就是一機擁有兩個 AI 語音助理, Essential Space 也有類似Gemini 可畫圈搜尋或安排行程等功能,當然目前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不過靠單鍵按壓方式截圖和儲存語音,並分門別類資料,對於用戶是相當實用的,軟體也陸續更新中,很期待更完整成熟的 Essential Key 應用。

簡單玩一下 Essential Key 操作方式,基本上呼叫出來之後,軟體便會分析畫面上的資訊,接著再輸入文字或語音即可。



例如看到網頁的活動,可以這樣做👇
–按一下: Essential Key 把畫面截圖
–長按:截圖並直接轉語音助理,直接說「幾月幾日提醒我要訂票」,系統便會設定提醒事項。
–連按兩下:開啟 Essential Space App,可以看到之前截圖、語音、提醒等歷史資料。
機身其他配置看看,頂部有顆降噪麥克風等。

左側為音量調整按鍵。

底部則配置 SIM卡槽 (雙卡) 不支援記憶卡擴充,麥克風、USB Type-C 充電/傳輸孔及立體喇叭。(沒有eSIM)

5000萬畫素 OIS 長焦/三鏡頭
相機部份,分別為5000 萬畫素 OIS 主鏡頭( ( f/1.88、ISOCELL GN9 1/1.57 吋感光元件)及 800 萬畫素 120º超廣角鏡頭,5000 萬畫素長焦鏡頭(f/2.0) 則支援 2X 光學變焦、4X 無損變焦以及最高 30 倍數位變焦,錄影支援 4K/30fps、1080p /120 fps 等拍攝。

相機介面也重新整合,多了夜景模式,點一下右上方 「Ⅴ」圖示,可看到曝光、自動HDR、相片畫質、動態相片(原況)、自動色調、濾鏡、更多設定、濾鏡尺寸、網格等功能,選項變得一目了然,不過頻繁切換就有點不太直覺。

在萬元價位帶上下擁有長焦鏡頭真的少見,讓 3(a)在攝影體驗上更有優勢,1x ~2x 光學變焦畫質上扎實穩定,應付大多數場景很夠用,4x 無損變焦在搭配 TrueLens Engine 3.0 演算法之後,透過 AI處理與多幀技術,能根據不同場景自動優化色彩與光線,動態範圍有更好的提升,細節上相對就更為豐富,加上 Lenticular 濾鏡營造出氛圍感,無論是人像還是街拍都能拍出不錯的效果,放些實拍照參考。

照片上原生的相機浮水印沒有焦段顯示,下方黑框焦段是從 Google Play 商店免費下載的焦段浮水印 A pp,焦段分別是 1x(24mm)、2x(50mm)、4x(100mm)、0.6x超廣角(15mm)。



1x(24mm) 焦段拍攝







2x(50mm) 焦段拍攝


4x(100mm) 焦段拍攝


0.6x 超廣角(15mm)

人像模式同樣有 1x2x3x還新增了不同光斑風格,試拍幾張參考,它在美顏上稍微弱點,即使開美顏功能,膚質還是會有點粗糙感,所以模特本人皮膚很好的,是拍的人有問題 (我跪!)。






人像模式在複雜光源環境抑光和散景還可以,還是容易有噪點出現。




夜景拍攝方面,如果高光抑制可以在強點,細節應該會更好一些精細的細節在黑暗中會丟。






相機介面這次也多了一項實用的新功能- 預設「濾鏡風格」,用戶可以針對每個濾鏡,自訂對應的焦段、色調、曝光值等參數,等於幫自己打造一組專屬的拍攝設定,下次只要從相機介面往上滑,就能直接切換成你最喜歡的拍照風格,拍攝效率更快、風格也更一致!






影音娛樂體驗
Nothing Phone (3a) 搭載 6.77 吋 FHD+ 柔性 AMOLED 平面螢幕,並有王者熊貓玻璃保護,峰值亮度最高達 3000 尼特,支援最高HDR+、 120Hz 更新率、 10 bit 色彩引擎系統及 100% DCI-P3 色域顯色,擁有2160Hz PWM 調光和 1000 Hz 觸控採樣率,影像色彩鮮明且細緻,HDR 動態表現出色,再加上兩顆立體雙喇叭,影音效能頗為優異。

另外,透過Snapdragon 7s Gen 3處理器,與前代相比CPU 運算速度提升 33%,GPU 表現增強 11%,AI 任務處理效能飆升 92%。結合120Hz 螢幕更新率與 Super COLour Enhancement超色彩增強技術,無論瀏覽網頁或遊戲皆能達到最佳視覺效果。

3200萬畫素自拍前鏡頭位於中間,支援臉部解鎖功能,頂部邊框內配置聽筒。

自拍同樣支援五款光斑,小米覺得前鏡頭自拍的美顏或散景,比後置鏡頭的人像模式好看餒,雖然沒像其他廠牌那種明顯美顏、補光,AI 介入少,後製修圖彈性相對高。



硬體效能/續航
硬體性能部份,搭載台積電 4mn製程 Snapdragon 7s Gen 3八核心處理器,支援高通 AI 引擎,讓中階手機也能體驗 AI 輔助的便利性,內建 12GB+128GB 記憶體(另外還有 8GB RAM+128GB ROM版選擇),並可額外擴充 2GB 虛擬記憶空間使用,此外,機身內建 4500 mm² 鋼製熱導版,讓 CPU、GPU 和 AI 運算時最多能降至 25% ,安兔兔跑分在同價位帶算相當優異,提供跑分參考。


電池搭載 5000mAh 並支援 50W快充,在處理器的輔助運行下,續航力可達 19hrs 以上,在未啟動容易耗電的 App 或 Glyph 閃燈應用全開狀態下,早上電力 100% 帶出門,晚上回到家還有 50%以上電力,提供 PCMark 跑分分數參考。


為讓電池壽命更長久,建議可將”自動調節電池用量”及電池健康打開,透過智能充電技術能依照設備溫度度及環境溫度自動調整充電效率,於夜間充電時會自動緩充,白天充電則自動快充,當電量充至 90%便會停止充電,讓電池健康壽命更持久。


對了,標配僅有雙頭 Type-C 充電/傳輸線、取卡針與保護貼一張(已貼好在手機螢幕上) 及說明書,沒有附贈充電器喔。
盒子

Nothing 介面/小工具
Nothing Phone (3a) 同樣擁有 Nothing 簡約點陣元素,介面乾淨簡單不會讓人看得很阿雜,雖然也是偏向原生 Google 系統,但比其他同樣系統機款好操作,小工具也是方正整齊,對於有排列強迫症的人來說,這介面清爽順眼多了,哈哈。
小工具怎麼拉出來呢? 只要長按桌面便會跑出選單,再點進去把方塊拉到桌面即可,若你還是習慣傳統的圖示,往右側滑動就有囉。



計步器小工具當你在走動時,也會跟走慢慢走,這動態點陣超可愛。

體驗心得優缺點
整體來說,Nothing Phone (3a) 絕對是具有「話題、誠意」的中階機種。不管是更成熟的 Glyph 燈效玩法或首次加入的 5000 萬畫素長焦鏡頭,還是 AI 智慧 Essential Key,機身線條更化繁為簡,介面體驗也相當不錯,每個升級都剛剛好打在日常需求的點上。
雖然它還是有些小地方可以在更好(像是人像自然度,或是夜拍低噪點改善、 Essential Space App 的分類可以在簡單點),但整體表現來說,在萬元價位這區間,這次 3a 確實是值得列入口袋名單,如果你喜歡簡約風格、注重拍照體驗,或者對 AI 實用功能有興趣,那這支手機說不定會很適合你。
若還有其他想了解的功能,可以留言告訴我~
Nothing Phone (3a) 由台灣大哥大電信獨家販售,消費者亦可至蝦皮購物、momo購物網、PChome 24h購物、地標網通、米可通訊、哈電族通訊(台中地區)等通路購買。將有黑色與白色兩種選擇,並推出8GB+128GB、12GB+256GB版本,建議售價分別為$13,990元、$15,990元。
